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是民间传统节日

发布时间:2016-3-13 2:13:46   点击数:
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中元节习俗放灯壮观

6、祈丰收

1、放河灯

7、吃鸭

9、祭祀土地和庄稼

11、入庙祈福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5、吃濑粉

4、烧袱纸

8、祭祖

中元节的习俗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鬼永远也回不来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农历中元节是哪一天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是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农历七月十四日此时一些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农作物祭供,向祖先报告秋天的收成因此每到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家家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中元节习俗 烧”(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2、烧街衣

3、做茄饼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准备素斋果品去寺庙,施佛及僧,诵读地藏王经卷和咒语,报答父母恩情,为去世的先人祈福

10、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中元节那一天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

12、放天灯


青少年白癜风的症状
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7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