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吃神冬至到了,潮汕人是怎么过的看完想
明天就是冬至了,在潮汕地区,冬至又被称为冬节,潮汕人民很重视这个节日。那么问题来了,潮汕人是怎么过这个节日的呢?待小编给你一一道来。
做冬至丸
在这一天,小编的母上就会在家做“冬节丸”,用潮汕话来讲叫做“so圆”。丸子大小都搓差不多。祭神完,家里的长辈就会和小孩子说,吃了丸子就大一岁了。这一碗“冬节丸”象征着一家人圆圆满满,和和美美,有“团圆”之意。
"食了汤丸大一岁"的俗谚来历,王琳乾先生在《说说小阳春与寒冬至》(载年第四期《潮人》)说:"人们对此有两种解释。一说冬至是小过年,过了新年长一岁;一说此语出自囚徒,因每年秋天,是杀人的季节,犯死罪的人,都在秋天处决。冬至一到,就可延至明年,所以犯人一食冬节丸,就说又多了一岁了。
祭拜祖先
这一天,潮汕民间也会准备三牲和水果来祭拜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子孙平平安安,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大家热热闹闹得吃上一顿团圆饭,聊聊彼此的近况。
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吃团圆饭的时候,长辈们会说:“食丸阖家团圆,食糯米饯就有钱,食芹菜蒜有钱算也有钱劝(藏)。”虽然都是由食物名称引申而来的谐音,却也体现出潮汕人重视家庭,期盼团圆的美好愿望。
食落汤钱
在潮州也有人在冬至那天吃落汤钱,据说,潮汕“落汤钱”是就是潮汕民间“五谷母”生和年终送神的供品。“落汤钱”是用糯米做的,其味甘,性温,食之有益气止泄,补中益气,主消渴,暖脾胃之效。口感香甜软滑。
据说:“落汤钱”专门供“老爷”吃,吃后粘口。落汤钱一来是甜品,吃得甜蜜蜜;二来又粘口,说话不清楚。不让“老爷”把人间事说得太白,以免惩罚而遭灾。
过冬纸
扫墓是冬至也的一个习俗。潮汕的扫墓一般都在冬至或者清明。潮汕人称为“过冬纸”和“过春纸”。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挂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挂冬纸”。但人们大多喜欢行“挂冬纸”,原因是冬节气候较为干燥,与暮春莺飞草长、常有纷纷细雨的清明不同,道路易行,也便于上山野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相信很多潮汕小伙伴应该都跟小编一样,在这个日子里也会想念家乡的一切。但是!生活还是要过,班还是要上!所以壮士们,干了这碗“冬至丸”,去迎接大了一岁的自己跟更好的明天吧!
小贴士
因为冬至在潮汕地区是个祭祀祖先的日子,跟清明,中元节、除夕一样,是四大祭祖节日。因此,不能逢人就说“冬至快乐”喲。排版/撰文:小七
别叫我吃货,我是吃神!
还原美食本质,挖掘美食乐趣,为大家提供最时尚、最新潮、最劲爆的美食资讯!
欢迎白癜风如何根治北京看白癜风哪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