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不要因万圣节的狂欢,而忘记中国传统的寒衣
当许多年轻人只知有万圣
不知有寒衣,
是否是一种悲哀?
今天,10月31日,周一,
中国四大祭祀节日之一的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为寒衣节。相传每到这一天,大江南北的人们会在坟边路头燃起一堆火,将纸做的寒衣烧给先人。人们穿着冬衣,围着火堆或蹲或站,伸出手烤火,脸庞映得通红,不忘了叮嘱先人,天寒啦,记得加衣。像为了证明这点似的,嘴里呵出丝丝的冷气。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上巳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节”。
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民间叫做“过十月一”。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古人由生者推及死者,由阳世推及阴间,认为远在黄泉之下的亡亲,需要在十月添衣过冬。
作为亡者亲属,有义务为其置备御寒物品,以示悼念之情。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寒衣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如今,在寒衣节为亡者烧寄纸衣的传统怕是已经没落了,许多地方都用纸钱代替。烧了钱过去,美其名曰让亡者自己买吧,喜欢什么买什么。与辛辛苦苦裁了纸衣相比,更洒脱,更经济,也更符合祭仪从简的倡导。
但无论如何,每到清明、中元、寒衣,人们还是会想起那些死去的人,烧些纸钱,摆些烟酒,心里才能踏实。亡者的世界还是得在人世旁边,因为所有死人的节日,也是活人的节日。
如今,对我们来说
寒衣节最重要的一点:
“尽孝和关爱老人!”
这是我等华夏儿女不能忘却的重要传统:
“孝养父母,天经地义”
“天气日渐寒冷,身为子女,除了要为父母添置衣物。还要时时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