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习俗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我们需要注
?
8月27日,农历七月十四,即是传统的农历中元节。中元节在民间俗称“鬼节”,又称“七月节”、“七月半”,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并称为我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中元节不仅在民间享有盛名,更为佛、道两家所重。在佛教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会”。传说人死后,有的升为天神,有的下地为鬼,而其主要依据则是当事人是否有功德。而中元节则主要是为下地为鬼的亲人积累功德而举行祭祖仪式的。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一个异彩纷呈,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它反映了人们的鬼神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还有我国文化的精髓——孝道文化。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的本身就是孝道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所宣扬的便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念。
此外,中元节的习俗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善事父母,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孝更是一种伦理规范,一种处理宗族关系的方式,一种秩序的建立。祭祖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它是维持宗族关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可以说,祭祖正是这种宗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一个寄托。
中元节是孝道文化的传承,是人们情感的载体。作为我国古代文化核心之一的孝道,受到儒释道三家的极力推崇,即使是在今天,孝道文化依然经久不衰。重视中元节,提倡传统孝道,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中元节的禁忌
民俗传说仅供参考
晚上出门不宜呼喊名字。
不穿带自己名的衣服。
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
不拍别人肩膀。
不吹口哨。
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
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
不宜玩碟仙笔仙灵异游戏。
不要随便捡起路边的钱。
路经丧事场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头或言语。
忌乱踩冥纸或乱烧冥纸。
不要伤害无辜生灵。
夜游时最好不要乱照相。
吃饭时不可以将筷子插在饭碗之上。
走路不宜勾肩搭背。
晚上睡觉鞋头不宜对床。
不宜在床边挂风铃。
网上订餐,更方便实惠喔!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快速订餐
哈尔滨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小孩得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