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中元节的传统习俗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鬼节,又称七月半、盂兰盆节。节日来源分道家、佛家两个学说。
佛家典故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其母死后堕于鬼道中受苦,目连用神通之眼看到后十分伤心,将饭用法力送给母亲吃,但饭一到嘴边即化为火焰。佛祖告诉目连,其母罪孽深重,需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珍肴果品置于盆中,供养十方众僧,这样的功德广大,才能使他的母亲济度,目连依佛祖之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道家典故
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宫会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双称鬼节,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
不管是佛家典故,还是道家典故,重点都在一个“孝”家。大家都相信在这一天,祖先会返家探望子孙,所以需要一定的仪式,而各地的礼仪习俗都有不同。
省: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郲县七月十五日在门前画一灰圈,在圈内焚烧纸公以祭拜祖先。
福建省:永福县中元节,已嫁之女子须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称中元节为“烧纸衣节”。已嫁之女准备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纱笼之,名为“纱箱”,送父母家。闽中中元有普度之俗,无论城乡必定举行,其经费则由人沿门募集。即使极贫穷之家,也会想尽办法筹款来应付。有谚语道:“普度不出钱,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爷要来接”。举行普度时,也有子弟乐团之演出。莆仙有“家祭”、“公妈热”、“送纸”、“金粿”等习俗。
广东省:广州、香港、澳门、佛山东莞等广府地区的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四,以祭祖、上坟与施孤为主。中元节祭祖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家内、祠堂为祖先烧香、上供、叩拜;另一方面是上坟、祭扫先人。除了祭拜祖先外,还要施祭野鬼、孤魂。
云南省:腾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黄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黄瓜船”,与包一起焚化。
湖南省:邵阳人于农历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农历七月十五晚焚化纸包、烧香拜祖,曰“送老客”。纸包内包有寸厚纸钱,纸包正面书祖上名讳,包好后须在背面书‘封’字。十五当晚,焚烧封包越多,火势越大,表示家族越发兴旺。
湖北省: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其实早在魏晋时期,盂兰盆节就十分盛行,到了唐朝,由于武则天极力倡导佛教,使盂兰盆节极其盛大,到了20世纪40年代,盂兰盆节还增加了为“抗战阵亡将士”的祭祀活动,古代虽然没有照相机可以把当年的景象记录下来,但诗人们却能妙笔生花。
《中元夜》
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青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中元作》
李商隐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也许有人会说中元节是个迷信的节日,但从中元节的习俗与传说来看,其实中元节不仅仅只是祭祀,它更多的是想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我们应该跳出鬼神的角度,期勉互爱。
消除皮肤白癜风北京哪些白癜风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