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鬼节,你不得不知的
鬼门大开,百鬼夜行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禁忌多多
本号也曾总结过16条,点击以下标题可回看
而事实上俗称“鬼节”的这个节日
北方是七月十五,南方是七月十四
在民间、道家、佛家都是大日子
▼
民间的“鬼节”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
七月初一鬼门开,七月十五鬼门关
在经过春夏的孤寂后,鬼又可以出来活动了
有家的回家看看,没家的到处走走
由于鬼门初开,众鬼急着出来,一时间群鬼乱窜
客流量过大,难免发生些拥堵冲撞事故
于是,这段时间的“灵异事件”相对较多
鬼节撞鬼一直是港片的重要题材
在民间习俗里
路边点灯给鬼指路,放置鞋子供鬼行走
经历了一个夏天的墓居煎熬,鬼们早已饥肠辘辘
所以还要放些食物
按照之前那十六条小心行事,基本不会有事
▼
鬼节为何是七月呢?
▼
在阴阳五行观念中
春夏秋冬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
纯阴的鬼,与冬、寒、北这些属“阴”的相对应
农历的七月已经立秋,是由阳转阴的开始
与此同时
五行中属阴的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是申,就是七月
所以,很多地方要在水里放灯
事实上,早在多年前的先秦
就把春秋的二次祭祀
当做敬天地、应四时、祭祖先、拜鬼神最重要的时间
迎秋、秋尝与秋祭,都在七月
所以,七月逐渐成了“神鬼之月”
延伸阅读用正确的姿势打开春节
最完整春节习俗在这!
如此魔性的春联,你家有吗?
我敢肯定你不知道:为啥“正月不剃头”
鬼节种禁忌,信不信随你!
不闹鬼的剧院,不是好坟场
90后,闹一场华丽丽的鬼道家的“中元节”天、地、水
道家认为构成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叫三元,或三官
天官紫微大帝,职责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
地官清虚大帝,职责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
水官洞阴大帝,职责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
三位大帝法力无边,在各自节日下界巡游,履行职务
上元节就是我们熟悉元宵节
有一大堆讲究,点击可回看
中元节时,清虚大帝将普渡孤魂野鬼
有罪的人也可向他祈求赦罪
这天,道教宫观要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
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灵清虚大帝平等应善天尊”的神位
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左右
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
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拉开法会序幕
除上下午唪诵《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
超度羽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
所以,七月十五“中元节”在道家是大日子
普度众生·为民祈福
延伸阅读
中元节习俗可真不少
元宵开运·最强指南
性别不清、生事不详的灶神,如何爬上“小年”的地位?
佛家的“盂兰盆节”梵文Ullam,盂兰,是倒悬的意思,形容受苦厄之状
bana,盆,是盛放供品的器皿
佛家认为,供奉这样的器具
可解救已逝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
盂兰盆,Ullam-bana,就是“解倒悬”
《佛说盂兰盆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的目连,也就是目键连
想报答去世父母的养育之恩,却发现母亲沦落在饿鬼行列中
于是,他送饭给母亲,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
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非常痛苦
佛劝他供养僧众多行善事,以解脱母亲在阴间的罪孽
目连便在七月十五这天作了个盂兰盆,僧众们“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後受食”
这样,目连的母亲终于脱离了苦海
所以,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在佛家是大日子
救度六道苦难,报答父母之恩
这天,寺院要举行超度历代宗亲佛教仪式
称为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等
盂兰盆法会有复杂的仪规
其中有净坛绕经、上兰盆供、众僧受食等仪式
▼
如果你没有时间参加法会
可以持颂《报父母恩咒》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十月三年,怀胎乳哺。
推干去湿,咽苦吐甘,才得成人。
七月中,每日念诵报恩咒四十九遍,可报父母恩
现存父母延寿,去世父母超拔
如一日未诵,次日可补诵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很温暖的节日!
你应该好好感恩!
延伸阅读
孩子是上天送给我最逗比的礼物
放过那台吃人电梯吧!
“哺乳妈妈”我挺你
,多么温柔的信仰
到底应该感谢谁?
上帝对扎哈说:来帮我创造未来的天堂
你会回来的!
感恩您的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转载不如转发,如使用,请联系本人
八卦-段子-杂景生活无趣不在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赞赏
人赞赏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北京中医白癜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