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鬼节来了,田阳人民需要“鸭”压惊!
刚过完七夕情人节的盆友别太嘚瑟
因为...
七月十四“鬼节”来了!
好吧,其实两者并没有什么关系
只是两个日子靠得比较近而已
民间传说:人死后变成鬼,都要到阴间去。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间探望亲人。人们在“鬼节”这一天主要是杀鸡杀鸭、包糍粑、烧纸钱、纸房子、金元宝给列祖列宗,以祈求保佑自家风调雨顺。
壮族人把农历七月十四称为“鬼节”,这一天家里的饭桌上必备的一道菜就是鸭子
旧时有“一更火,二更贼,三更鬼梳头,四更鬼出门,五更鬼回家”的说法。而五更时鸡便啼了,惊扰了鬼,不能与祖宗相见。故人们恨鸡又怕鸡,只能杀鸭做祭品。那天,从各家各户传出的鸭声特别多,过了“鬼节”几乎就没有了。
传说祭拜祖宗时,所用的纸钱、衣物是要靠鸭子驮过奈何桥的。因此,他们把杀好熟好的鸭除了在厅堂共祭外,还要把鸭摆在门口祭拜,然后焚烧黑、紫、蓝、黄、白等五色纸剪成的衣服和纸钱,让鸭带去给祖先作一年穿用。此俗沿袭至今。
“靠谱”说
以上纯属民间风俗传说,并非科学依据,以娱乐的心态看就好。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之所以要吃鸭子,是因为在广西农村种稻谷之前,每户人家都会买上一些鸭子回来养,在割完稻谷后,他们通常把鸭子放到稻田里,让鸭子吃掉田里的谷子和蚯蚓。种晚稻的时候,农民为了犒劳自己,开始杀鸭子过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习惯在这天吃鸭子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中元节正值鸭子当季,正好用来祭祀。广西大部分是水乡,养鸭多。以前,人们是开春时候,即三、四月份开始养鸭子,大约四至五个月后,也就是“鬼节”这段时间是鸭子成长的季节。由于古代人生活比较贫苦,只有到了节日才舍得杀鸭子吃。于是一到鬼节家家户户就都杀鸭子、吃鸭子,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传统。
现在的人在鬼节吃鸭子没那么多说法
无非是找个理由加菜罢了…
今晚家里会做出怎么样的美味鸭子呢?
点击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