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七月十五盂兰盆节,孝亲供斋,殊胜无比

发布时间:2024/9/19 13:39:38   点击数: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t52mall.com/

农历七月十五,民间称其为“中元节”,在传统文化当中,有野外祭祀,追念祖先的传统。同时,七月十五也是佛历中的“盂兰盆节”,若能孝亲供斋,则诸佛欢喜,殊胜无比!

盂兰盆,发音作(yúlánpén)。其中“盂兰”为梵文音译,意思是“有倒悬之苦”,盆即为斋僧供佛,盛装百味供养的器皿。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盂兰盆节的来历,就与孝敬父母双亲有关。

《盂兰盆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奉为神通的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在结夏安居时思念亡故的母亲,便以神通眼观察母亲的去处。他发现母亲因造业堕入恶道,喉咙细小如针尖,饮食难进。目犍连尊者内心悲痛难忍,便手持钵盂,盛装饭食去供养母亲。但是,因为业障现前,母亲吃进口中的食物变成了碳火,一直燃烧到胃中。

他不解母亲过去造了何种恶业,所以请佛开示,佛陀随即说《盂兰盆经》。佛开示目犍连尊者,他的母亲过去常谤佛谤僧,不信因果正法,贪嗔邪恶,戏弄众生,所以受此苦报。尽管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孝心感天动地,但是神通难敌业力,唯有仗十方僧众威神之力,方能令你母亲离恶道。

佛陀告诉目犍连尊者,每年七月十五日,是十方僧众解居自恣日,经过三个月的苦修,僧人修行颇有成就,所以也是“佛欢喜日”。为人子女者的应当在这天设百味斋饭,放置在盆中,供养十方大德高僧。若能如此,六亲眷属能出离三途之苦,应时解脱,父母健在者则吉祥如意,福乐百年。目犍连尊者听到后欢喜奉行,母亲也得到度脱,这便是盂兰盆节的来历。

汉地的盂兰盆节习俗始于西晋,当时有位著名的译经家,法号竺法护。七月十五日这天,佛门中会依他所翻译的《佛说盂兰盆经》举行法会,超度历代先祖。南北朝时代,梁武帝多次在同泰寺设盂兰盆斋,而且盂兰盆节与孝敬父母,尊老爱劳的传统美德不谋而合,所以盂兰盆节也在民间逐渐传播开来。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双亲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也是最不能等的事情。如今我们闻佛法,晓因果,若能时刻记得恭敬孝养父母,布施十方福田僧,不也是令诸佛欢喜的事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66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