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风俗

发布时间:2016-8-24 16:22:31   点击数:

【风土人情】中元节风俗

年8月16日是传统节日“中元节”,祝大家节日安康!农历七月,是我国民俗传说中的“鬼月”,现在已进入农历七月,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本是祭祀先人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节日。

但民间有言:七月初一鬼门开,七月十四鬼乱窜。民间认为是鬼月。夜晚、野外阴气重,中元节前后愈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听说每一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长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取得短时间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1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

中国古时候多数人们相信有鬼神存在。传说凡是正常死的人,都可以投胎转世。那些罪孽深重,意外横死的人,死后变成“大庙不收,小庙不留”的孤魂野鬼。这些嗷嗷待哺的无主孤魂,游荡人间。有的恶鬼还会趁机骚扰世间活人,使人们遭到凶险意外而丧命。因此,每一年这段时间意外死亡的人,常常被傅会为“被鬼抓走了”。

人们认为,为这些鬼魂举行“普渡”礼,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早日脱离地狱之苦,另一方面希望他们不再骚扰世间活人。

所以每一年七月除行“普渡”礼外,还在路旁多烧些冥纸,以广结冥福。后来演化成“纵火灯”、“敬好兄弟”的风俗。

巴马壮族人过鬼节,有一些特别的风俗,在此与大家分享:

1、称呼:巴马人把这个节称为“七月十四”,一般从七月初七开始,1直到七月十六结束,这是当地人很重视的节日,仅次于春节,在外打拼的人都会回家,重头戏是“祭祖”。(巴马人的祭祖有两次哦,清明节到坟头上烧香,七月十四是在家中神台祭)

2、特定的食品:有一种叫“爱莫”(壮语发音)的粑粑,做法有点复杂,新鲜糯米泡二天,淘洗干净磨成浆,沥干水份,捏成拳头大小的粉团,裹上花生、芝麻、红糖馅,用芭蕉叶包好,上蒸茏蒸熟,吃起来清香,软滑很美味哦。

鸭子,再穷苦的人家,十四这一天也要准备1只煮熟的鸭子祭祖。由于老人说,往生的人,每一年七月十四要渡河去一片乐土,河上没桥没船,只有顺利度过对岸的,接下来的一年才不用干活受苦,而鸭子会游泳,可以驼他们过河,所以十四这天,家家都会杀鸭子供先人,而且鸭子脚上的甲是要剪下来烧掉的,这样先人们才能顺利的过河。

3、祭祖用品:从农历12开始,神台上要摆上纸衣服,十四晚上晚饭之前烧化,老人们说,一年当中只有这一天后人烧化的衣物,另一个世界的先人才能收到,所以一般都会准备一年四季的衣物和鞋子等。

还有十四晚上鬼六大开,小孩、老人、体弱者不宜出门,年青人也要早早归家休息等。

以上仅是记忆中的七月十四,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补足。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合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5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