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中元节的由来(7月半由来)

发布时间:2016-8-20 14:37:20   点击数:

中元节的由来(7月半由来)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有—阎罗王於每一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所以七月又称鬼月。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想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腐化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品,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品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品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没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这便是台湾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每一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先人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因而益加普及。

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腐化饿鬼道中,食品入口,即化为炎火,饥苦太甚。目莲没法解救母厄,因而请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前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纭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水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色彩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类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意味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带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水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类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当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溺。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折叠本段月光菩萨月光菩萨传说月光菩萨在中秋节出身,生在襄阳月洲(鱼梁州),头上、胳膊皆有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手上有天人纹、圣果纹、月纹、领袖纹4大圣纹——业报纹——花报、果报、叶报、因报,名叫荷威花,在中元节,月光菩萨在襄阳桃花岛,看见天上有天问天人,心中大喜,发愿将手中的妙色具——吉他音乐布施给予天上的天人恒星,这是吉他飞了起来落入汉江中,飞到月洲,又漂到上海崇明岛,最后飞到大海美人鱼手中,到天上了,月光菩萨为了记念此事,将中元节定成吉他布施音乐节,永久记念此生之事,在中元节,人们划船弹吉他,放吉他河灯——据说是月光菩萨发明的,永久记念布施吉他妙色具,布施音乐这件事!

折叠本段佛教典故中元节依照佛家的说法,阴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和报谢父母长养慈祥之恩。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ullambana)”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解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释迦牟尼佛有一重要弟子名唤目犍连(简称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目连以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应用法力将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佛陀告知他,必须集合众僧的气力,于每一年7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摆脱。

这类仪式最早从南北朝时期目连救母的作功德法会中开始流行,据《佛祖统纪》记载,梁武帝即开始设坛举行盂兰盆法会。自此往后,历代帝王人民多遵佛制,兴盂兰盆会,以报答父母、先人恩德。

折叠本段道教说法道教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中元节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3官大帝”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为3官大帝的诞辰。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天官生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地官生日,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消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水官生日,是为有过失的人消除恶运。

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阳间接受人民的供养,因此各地方都纷纭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布施的祭祀仪式。

从前,各地轮番进行普度,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听说引发孤魂野鬼的酗酒、殴斗事件;后来有些地方普渡便统一在中元正日七月十五举行。

不过香港、闽南、台湾、潮汕其实不从此风俗,在七月的每一日皆有人举行祭典。但后来由于时期变迁,目前在台湾的中元节,机关行号多在中元七月十五日祭祀,而一般住家则多在接近七月十五日的周末假日举行。









































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4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