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我敢说现在的90后都不知道怎么过中元节
中元节,农历七月半
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
这一天大多数都是去祭祖
有的远离故土的游子
会在朝向家的地方进行祭拜
不管身在何方,心永远在牵挂
中元节俗称鬼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同时中元节、除夕、清明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七月十四,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
在广西,中元节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农历七月十四,又称壮族“团聚节”、“七月节”。
中元节本是汉族的祭祖节日,后来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包括壮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在这一天祭祖。
中元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祭祖
民间相信祖先会在此时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故需祭祖。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排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排位请出来。祭拜时,按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烧钱物。现在祭祖仪式已经淡化,逐渐剔除了迷信色彩,保留祭祀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吃鸭子”
“吃鸭子”的习俗究竟是起源于何时,老一代人也说不太清楚,只知道这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据说,广西人的祖先认为,每年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正是它们长大成熟的时期,肉肥而美。而七月半这一天,鬼门大开,许多的鬼魂涌入阳间,为了防止孤魂饿鬼伤害生者,肥美的鸭子就成了最好的祭品。
中元普渡
中元节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人们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平安顺利。较为隆重者,甚至会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祭祀
土地七月十五,民间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河灯
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其他
广西南宁、桂林、来宾、百色多地还有许多过节的方式,泼水饭、放柚子灯祭河神、烧包、连续三天宴请宾客等。为了让客人吃得够,吃得开心,不少人还会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开始磨面做饼、蒸馍,做芝麻糖等。
中元节“禁忌”!
一、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二、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三、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四、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五、晚上晒衣服。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六、游泳。不可去危险水域戏水,传说中“水鬼”会找人当替死鬼,以便投胎。
七、不能随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八、榕树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九、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最后
文明过中元节
人人有责!
可用鲜花、电子香烛等替换蜡烛、纸钱。不管是清明节还是中元节,祭祀的目的都是抒发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缅怀先人,在保留传统习俗的同时,可使用新型祭祀物品开展祭祀。
一方面既遵循民俗通过节日祭奠了先人,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资源、维护了环境,杜绝了火患,低碳环保,爱护家园。
“重视中元节!重视祭祀的传承!
人人有责!”
还有
晚上没事别出门了
图文来源│网络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