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风俗习惯 >> 传统节日海南的中元节习俗,你都了解多
“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是源于道教的说法。
后来,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融为了民间对亡灵的俗信中难解难分的一部分,中元节成了一个关于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华夏民俗节日。
所以虽说“七月半”从未获得过“鬼节”的正式称谓,但是以民间的思维去观照,理解为“鬼节”也未尝不可。
而无论是祭祖还是超度亡灵,都是以奉亲、敬养、普渡为主,都是对过往几千年来祖先崇拜习俗的传承,无不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都不忘孝道,力行孝道,这才是当下“鬼节”的意义吧!
在海南过中元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最具人气的习俗:放天灯
在文昌、万宁、陵水、儋州、乐东等一带的村庄里,人们有放天灯的习俗。
由于文昌口音“天灯”与“添丁”是谐音,所以放天灯也代表着人们对人丁兴旺、家庭和睦的祈福。
在儋州长坡镇,每年七月十五都会举办放天灯盛事,天灯更是各式各样,人气十足。
水陆皆有情的习俗:送水灯
除了放天灯外,琼海万泉河沿岸还有“送水灯”的习惯。“送水灯”是用彩色的宣纸做成的小船,再插上点燃的蜡烛、香火,让小船顺水而漂,这样的做法是给落水鬼引路。
琼海市嘉积溪头每年都会举办祭祀活动,大伙制纸灯,扎纸船,晚上一起放灯,很是热闹。
最环保的习俗:插柳辟邪
海南人对“鬼节”忌讳多多,琼海人插柳避邪流传已久,家家户户都会在七月初一到来之前,在自家屋子门口和窗户上插上柳枝或者其他树枝,阻止孤魂野鬼乱闯民宅。
最有味的习俗:戴鸡屎藤手镯&吃鸡屎藤粑仔
在定安,“鸡屎藤”用来做成“手镯”,“鬼姜”状似我们日常食用的姜,用来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给小孩和妇女戴在手上和身上,用来驱鬼和避邪。而琼海农村则有吃鸡屎藤粑仔汤的习俗。鸡屎藤具有祛风除湿,消食化积,活血止痛等功效,琼海人视其为宝。
更多精彩~请FM.8海口综合广播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21:00《成长飞扬》栏目!
《成长飞扬》小主播招募
波波:
毛毛:
嘟嘟:
“快乐向上,成长飞扬”
Hello,伙伴们
?长按就可以我们啦!
喜欢请点赞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金花转移因子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