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下元节一个被遗忘的节日

发布时间:2018-10-8 16:00:43   点击数:

  说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你可能会想到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因为这些节日很重大,很有代表性,每年人们都会花大心思去过,显得尤为隆重。其实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在以前很隆重,后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人们淡忘,虽然还存在着,却很少有人提及,年轻一辈的可能渐渐就不知道了。

  “三元节”在古代是十分重要的节日,分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均与祭祀相关,上元节祭天,中元节祭地,下元节祭水。天和地自不用说,在人们的心中是神圣的,是主宰万物生灵的,人们很早就产生崇拜和敬畏,祭天祭地都是大事,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只敢称“天子”,每年无论皇族还是民间都有祭祀天地的习惯,现在北京还有天坛和地坛,就是专门祭祀天地的。至于水,虽然没有天地那么神圣,但对于所有生灵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水,也就没有了生机,因此祭水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人们对于天、地、水的一系列复杂的情感渐渐形成了固定日期的祭祀活动,就形成“三元节”。

  上元节在正月十五,放灯火,祭天,后来渐渐变为闹元宵;中元节在七月十五,原本是祭地,祭祀先祖,后来慢慢变成了“鬼魂”的专用;下元节在十月十五,原本祭水,后来便没有了。人们因为闹花灯猜字谜吃元宵而记住了元宵节,顺带着知道了元宵节就是上元节,人们因为“鬼节”顺便记住了中元节。至于下元节,则彻底被人们遗忘,至少是绝大部分人已经遗忘。

  每一个传统日子都是一种文化的折射,是千百年来人们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是文化延续的一个缩影。清明祭祖,中秋团圆,重阳登高,除夕迎新,这都是传统优秀文化的展现,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对于生活寄以希望,缅怀过往,珍惜当下。

  人们不断地接受新事物,丢弃旧事物,很多好的传统的东西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谈不上什么对和错,只是觉得有些可惜。千年前的圣人的教诲,现在依然实用,千年前的音乐,现在依然悠扬,千年前古琴,现在依然能弹,千年前茶道,现在依然优雅,千年前的诗歌,现在还是广为流传,千年前的辉煌,现在依然称道……古老的,也并非没有价值,只是我们不愿去发现,去深求。

  中华文明起源于河流,河流即为水,古时依井而居,依井造田,井也为水,有水的地方,产生文明,有水的地方,丰衣足食,有水的地方,繁荣昌盛。有水的地方,就能养活一方生灵。《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大多数是温柔的,然而有时候也是暴虐的,江海之中,激流之处,浪高风急,往往船毁人亡,人们对水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大多数是感激,偶尔也有畏惧,这种复杂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特定的风俗——祭水。祭水形成了常规,便定下了固定的日子,进而成为节日,代代相传。水之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古老的祭祀文化的渐渐衰落,除了清明冬至大规模的祭祀先祖,剩下了就已经很少了,在大环境中祭水自然不能幸免,下元节被人遗忘也在常理之中。

  在各地的船家,从古至今都还保留着十月十五祭祀的水神的活动,放河灯,祭河神,保佑船只平平安安,然而他们本身并不知道这天就是下元节,只是遵循了祖祖辈辈遵循的传统,这或许是下元节留给人们最后的记忆了。

相关阅读推荐

张萌老师《流水》琴曲研修班招生(1.2~1.5)

傳承古琴艺术弘揚傳統文化

客服交流群:

长按此码留住相逢

▼点这里,进入微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
白癜风得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05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