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相关传说 >> 寒食节随想
作者:何冬雪
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老家的习俗是这一天去祭拜祖先在我们这俗称上坟,送水饺,然后跪拜先人……
小时候的清明寒食对于我,是鸡蛋,而不是祖先。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鸡蛋也不是天天能吃的上的,不是没有,而是为了攒下卖点钱补贴家用,要么给家里壮劳力,例如我父亲,吃了好补充营养才有更大力气劳作养家糊口。而对我来说为什么觉得是鸡蛋呢,因为在这一天,可以吃煮鸡蛋,而且是随便吃。自己家会煮一锅鸡蛋,当然,左邻右舍家家户户也都是煮鸡蛋,然后相互赠送,你给我六个,我还你八个,大人之间再让来让去……小时候不懂,为什要这样相互送,反正都是鸡蛋,自己煮了自己吃不行吗。长大后查阅资料才明白寒食节的来历,寒食,在夏历冬至后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而我慢慢长大,也知道了礼尚往来这个词,也明白了这是邻里之间的相处之道。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鸡蛋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已不在那么珍贵,而这个相互送鸡蛋的习俗也不知道哪一年被慢慢遗弃了,再也看不到小时候不给我我给你,相互谦让的情景了……
长大后外出学习工作,渐渐淡忘了寒食节,取而代之的是清明节。国家法定节假日,可以休息,回家祭扫,出去游玩,越来越多的人只记得清明不记得寒食。但是,在老家,永远不变的是还是寒食节这天祭拜祖先,无关迷信,而是信仰是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一脉相传下来,刻在我们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信仰……
寒食节,对于我来说,鸡蛋早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也淡化了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但今年今日,在家里待了四个月之久的我,褪去了城市的浮躁,回归我的农民生活,也是重新重视了这个节日。今日,是第一次在这个节日去给母亲上坟,母亲走了一个多月了,总觉梦一场。走在路上,想起这条小路也流下母亲的汗水,看着路边新冒芽的榆树,想起母亲曾带我来这采过榆叶……路过自己的农田,想起母亲在这辛勤劳作……我走过母亲走过的路,看着一草一木都会忆起母亲。从没有问过榆钱饭怎么做,也没学会的一身本领,绣花,做鞋,各种可口的饭菜,以为会永远陪在身边,却不曾想真的阴阳两隔……不信神鬼的自己,祭拜的时候无比希望,真的有这么一个地方,离去的人都在那里无忧的生活,终有一天我们会相见,转角遇到,说一句,我真的很想你……
而这个节日,对于我来说,也成了怀念。
抬头看,明月当空,繁星点点,不言不语,却注视着人间的一切悲欢离合……
明天就要启程回城,都说近乡情怯,其实离乡真的百般滋味上心头。收拾东西心不在焉,总想着要不再住一天。就连九宝都问,我们都走了,谁来守护这个家?越发不舍。有时候真想在家做一个小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求富贵,只求饱腹。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都已被腐蚀,只能随波逐流……总想着有一天,还能回来,回来踏踏实实过我的小日子……只有在家,才能有片刻安宁……
.4.3晚随笔
大美临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