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 节日食俗 >> 中元节丨七月鬼开门,于都的这些风俗禁忌你
七月,鬼开门的日子!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节日。但民间有言:七月初一鬼门开,七月十四鬼乱窜,认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阴气重,中元节前后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月冤魂厉鬼游荡,夜晚野外阴气重
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关上鬼门。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为了让阴阳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在七月设醮普渡的习俗。民间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后一天都要进行拜祭。
▌望众鬼早日脱离地狱之苦,不再骚扰人间活人
人们认为,为这些鬼魂举行「普渡」礼,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早日脱离地狱之苦,另一方面希望他们不再骚扰世间活人。所以每年七月除了行「普渡」礼外,还在路旁多烧些冥纸,以广结冥福。
▌鬼月四天,祭拜普渡风俗
鬼月的第一天,即七月初一日,是私宅「开地门」的日子,需要祭拜。这一天鬼门关开,诸鬼来到凡间,就当是放暑假吧。祭拜有大祭和小祭。大祭就是做一桌丰盛的菜,小祭就是简单卖点水果饼干。不管怎么样,就是表达一个敬意。
鬼月的第二天,即七月初二日,是公共场所「开地门」的日子。商号、衙门等单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祭拜的目的就是让这个月平安度过,别出什么灵异事件。
鬼月的第十五天,即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即鬼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这时候阴气最重,所以当晚最好不要上街。这一天的黑夜(清晨和深夜),鬼神大聚会,阴气最盛。同样道理,第二天,即七月十六日,公共场所祭祀。
鬼月的最后一日,即八月初一日之前一日,叫做「关地门」。这一天是众鬼放完假期,重新回到地狱的日子。我们要善始善终,在这一天,也要祭祀,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
农历七月“鬼节”民俗禁忌避免带红绳、铃铛、风铃等招鬼物,尽量避免出门。若遇到鬼压身、鬼打墙等灵异事件,不要慌张,集中一切注意力,睁开眼睛。心中可默念:寻声赴感太乙救苦天尊!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
4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
5晚上晒衣服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6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7游泳此时好兄弟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乱看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9榕树放在家门口因为榕树是聚阴的植物,同时也是好兄弟的最爱,除非你希望好兄弟来家里坐坐
10熬夜人气最虚的时候是在深夜,鬼气最旺的时候也是在深夜,相较之下,谁会赢
11靠墙好兄弟平时喜欢依附在冰凉的墙上休息,此举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捡路边的钱这些钱是用来买通牛头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们东西,就很容易被他们教训
13轻易的回头当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时,觉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轻易回头,那可能是好兄弟..
14不能随地勾肩搭背人的身上有3把火,头顶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灭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15拖鞋头朝床的方向好兄弟会看鞋头的方向来判断生人在哪里,如果鞋头朝床头摆,那麼好兄弟就会上床和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饭中央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炉上,此举只会招来好兄弟来与你分享食物
17一个人一个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觊觎,是真的
18晚上拍照此举动容易将灵界的朋友一起拍进来,然后带回家
19玩碟仙平常时刻玩碟仙就很容易发生事情,更何况在这鬼节时分
20拖鞋整齐的放床边在外旅行时,拖鞋整齐的放在床边,会招来灵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们的闹床
21吹口哨平时喜欢吹口哨的朋友们,要注意了,别让好兄弟感觉你很想跟他们一起玩耍!
七月里,记得接祖先回家!
在中国人的信仰体系里,除了道教的神和佛教的菩萨,民间信奉最多的应属家神,即自家祖先。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家神除了自家祖先之灵,还包括诸如门神、灶君、六畜神(云南有些地方称为米饲老爷—音译)等,这些神灵都在时时刻刻保卫着一家人的平安健康,形成一道道关卡,阻止外邪入侵。
一般情况下,家宅的第一道关卡就是门神,民间供奉的门神常见的有关公、秦琼、张飞、秦叔宝、尉迟恭,甚至钟馗老爷等。虽说门神是道教神仙谱系中职位较低者,但其作用不可忽视,往往与每家每户的平安康泰有密切关系。换句话说,门神尽职尽责,则家宅平安,否则家门被破,外邪入侵,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因此,逢年过节焚香祭祀,都要从大门开始敬香,以答谢门神。
家中的第二道关卡即是灶君,亦称东厨司命灶君,主一家吉凶祸福,且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奏报善恶,因此,中国人对灶君的信仰甚至超过其他任何神灵。正因为灶君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每逢腊月小年之时,家家户户都会以好酒好菜供奉灶君,并在家神坛上立一神位,并供奉香火。
云南绝大多数地区都有设立家神坛(或有更专业的称呼方法)的习俗。家神坛一般供奉天、地、国、亲、师,这是不折不扣的儒教传统,由此可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华大地上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皆以儒为至尊,后来慢慢形成儒教,并沿用道、佛等道统而设立了“天地君亲师”位并使其深入人心,因此只要到农村地区,这种信仰随处可见。故而,家神坛也称天地位。
天地位的供奉方法大致相同,即中间供奉“天地君亲师”(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天地国亲师),位为最尊,左侧供奉东厨司命灶王爷神位,右侧则供奉列代祖先灵位。从天地位的供奉情况看,即使佛教进入中土并与儒道相结合而迅速发展,甚至至今为止佛教的“菩萨、佛”等称谓成为普通民众对神灵的通称而难以辨明佛道,但佛教毕竟是外来宗教,始终都无法进入普通民众家中称为家神,故而至今为止,百姓家中的神灵皆以儒道为主,可以说从某个层面上保证了中华民族道统的纯洁性。
逢年过节,吃饭之前必先祭拜天地,然后祭拜灶君,最后祭拜祖先。祭拜天地、灶君时需用素斋,但祭拜祖先时可用肉食,一般以三碗供饭(以茶盅压出凸形),三双筷子,三杯茶、三杯酒,还有其他熟菜供奉。祭拜时通常需要禀明“请XXX氏门中列代祖先来享用”,如若可能,可直接喊出先人的称谓,请他们回来接受供奉。当然,最后必然少不了请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康泰、财源滚滚之类的好话。
七月鬼节期间,通常为初一或初二等,一般民间都会焚香请自家祖先回家接受供奉。一旦将祖先接回家,则不可怠慢。接祖先回家时多需宰杀家禽,以肉食供奉,因此,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七月初二日将其接回,因为民间普遍认为初一和十五日是断然不能杀生的。在七月间,供奉祖先的食物中一般都需要有肉类,除非祖先生前为素食者,否则仅供奉素食会令祖先不高兴。当然,有人会提出供奉素食以帮祖先消除罪孽之类的看法,但信仰归信仰,鬼有鬼道,很多东西最后按照古人流传下来的做,或许能相安无事。
一般情况下,接祖宗时,要用一面竹筛,放一瓶鲜花,最好是红色的,喜气洋洋。一杯敬酒,一杯敬茶,一碗斋饭,三炷香,两只红蜡烛,三份阴钱。然后端着竹筛到门口,烧掉阴钱,请祖宗进家,接上供桌,把所有东西摆在供桌上。请祖先回家供奉时,要禀明某月某日接其回家至七月十四日将其送走,让他们不必挂念家人。
七月鬼节期间,有的地方不供奉天地和灶君,而直接供奉祖先,有的地方则不然,不过这跟习俗有关。但通常情况下,可以将祖先灵牌取出安放在神位上,如此方便祖先回来。城里人即使未曾设立天地位等,也可以在鬼月间将祖先灵牌取出供奉,但供奉则必有香火。待七月十四日以盛宴祭祀祖先后以香烛之火送出门外,然后将灵牌收好即可。
接祖先回家和送祖先上路都是很重要的程序。一般情况下,七月十四日晚饭后、子时之前须送祖先上路。通常当日可准备丰盛的晚餐供奉祖先,饭后,点好香,端着糕点、酒、饭食、蜡烛等,至十字路口或离家稍远的路边,将香插在一侧,将准备的食物放在一侧,然后将纸钱焚化,泼水饭,并请他们上路。不同的民族送祖先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不过,主要程序都差不多。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在鬼月期间千万不可出言不逊,或拒绝磕头叩拜等,否则被祖先当成不肖子孙的话,后患无穷。孔夫子说:敬神如神在。即使你不信鬼神,或者不信祖先真的来吃供奉的食物,甚至不信祖先会保佑自己,在这个月里,还是按老规矩来,这样你会感觉顺遂很多。暂言至此,日后有缘再论。慈悲无量。
老家于都一个有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