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_七月半_鬼节

当生命将要结束,他们会留下这些遗书绝命

发布时间:2024/12/26 12:34:15   点击数:
在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www.t52mall.com/m/

有了生就有了死,这才构成了完整的一生。当一个人经历了几十载的沉沉浮浮,走到生命尽头那一刻时,是否会对人生有一些不同的感悟呢。

今天是中元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缅怀前贤的日子。今天咱就另辟蹊径,看看历史上那些平凡人、名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了什么。

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明朝第16位皇帝,后世称为崇祯帝。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崇祯帝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上吊前于蓝色袍服上,写下了这段绝命词: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谅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明史·崇祯本纪》

有人说朱由检是史上最懦弱的皇帝,其实他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还曾六下罪己诏,算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无奈的是,那时的明朝早已是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危楼一幢,难以修复。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他出生于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留学海外,精通中日英德四国语言,新婚燕尔、夫妻恩爱,却选择了将自己的生命献祭给那个苦难的时代。在他人生的倒数之日,留下了20世纪最动人、最伟大的“情书”。

这个人就是——林觉民,这封“情书”就是《与妻书》。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我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节选自《与妻书》

“意映卿卿如晤”,见字如面,信中回想到当年的玩笑之语,却不幸终将成为现实。写这封信时,林觉民才25岁,每每读到“吾至爱汝”,“吾爱汝至”,“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这些饱含感情的呼唤和倾诉时,就明白了这封信为什么会被称作最伟大的情书。

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年淞沪战争,30岁的郭汝槐临危受命代理42旅旅长,在数十架敌机狂轰滥炸下的情况下,依然坚守阵地,并留下遗书,视死如归与八十四团共同作战。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郭汝槐

在与日军对战七天七夜,多人只剩下多人后,仍未丢失阵地。经此一战,郭汝槐成为了全军著名的战将,曾经留下的血泪之言也感动着世人。

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白求恩,课本里那个熟悉的加拿大大夫,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这样一封遗书。在这封信里,他事无巨细地交代了把自己的衣服、家具等送给相应的中国同事与友人。

打字机和绷带给郎同志。手表和蚊帐给潘同志。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我对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给我的小鬼(邵一平)和炊事员(老张)每人一床毯子,另送小鬼一双日本皮鞋。照相机给沙飞。贮水池等给摄影队。医学书籍和小闹钟给卫生学校。——节选自《白求恩遗书》

他还不忘交代,“每年要买磅奎宁和磅铁剂,用来治疗疟疾患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对八路军医疗事业的关心,对中国抗日的贡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未停歇。

白求恩在做手术

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

这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生前写给爱妻刘志兰的最后一封信。在信中,他深情地幻想着与妻子、女儿在一起的“痛快极了”的日子;又交代,再爱女儿,妻子也可“大胆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

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她在保育院情形如何?你是否能经常去看她?来信时希多报道太北的一切。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在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节选自《左权家书》

但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他真情的流露:“念,念,念,念!”以及一句无奈之语“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最后,信如约送到了妻子手上,可写信的人却永远留在了战场。写完信后的3天,左权被炮弹击中头部,不幸殉国。那年,左太北刚满两岁。

左权与妻子、女儿为数不多的合影

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年11月28日,是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2天,志愿军20军59师团1营6连执行命令,攻击死鹰岭,让美军陆战1师无法南逃。

然而却因为御寒装备不足,全连名战士都没有抗住零下40℃的低温,牺牲在了阵地上。前来援救的战友在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了这样一首绝笔诗:

极寒,饥饿,无助,绝望,难以想象在与死神抗衡的时候,平均年龄不过20来岁的他们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守护着自己的祖国,直至倒下那一刻。

结语

世界上有很多承载着过去思想和情感的介质,那些临走前的遗书、绝命词无疑在其中占了相当的分量。

可世界上更多的却是连遗言都无法留下来的人,或喜或悲,无人知晓。对于他们,我们只能说一句:一路走好,勿念~

在你读过的书中或者身边的经历中,有人留下过让你印象深刻的临终话语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榨干螺蛳君的眼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fgold2012.com/fsxg/16966.html
------分隔线----------------------------